查看原文
其他

班主任,别让负面情绪支配你!

田冰冰 钟杰班主任实践智慧 2024-03-18

本文作者简介

田冰冰,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校长,全国知名班主任。

每年的教育新闻,总有老师与学生或家长产生冲突的新闻。师生冲突、家校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冲突双方或一方的情绪失去控制,丧失理智,为逞一时之快,从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。
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,班主任更要有能力去掌控自己的情绪,而不是被情绪掌控。同时,班主任也要训练对情绪的敏感度,通过对学生性格、经历的了解,加上学生表露的情绪,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,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。
那班主任究竟该如何做好情绪的管理呢?下面这些方法里或许会有答案。
怎样察觉自己的消极情绪
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,就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。环顾四周,我们身边是否有着这样一些情绪样态?
1. “愤慨撒气式”轰炸,情绪容易失控
一个家庭的稳定,来自于妈妈的情绪稳定。一个教室的稳定,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的情绪稳定。然而,在班级经营中,班主任的情绪失控,却很常见。有些班主任不懂得调控情绪,时常将血压逼到爆表的份儿。
有时候,我们分不清班主任是在教育学生,还是仅仅在发泄怨气。那些令班主任暴跳如雷的细节,盘点下来,其实不过是教学生活中的点点小事——因为学生没抄生词,因为上课说话,因为动手打了同学,因为弄坏别人的东西……
班主任在教室里一番咆哮,之后,又带着满满的垃圾情绪回家,负面情绪就可能传染到家里。把这些事放在人生的长河之中,就会发现,这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小事,人不犯错,谈何成长,早知事小,生个啥气?
2. “苦口婆心式”长谈,情绪过于执着
班主任滔滔不绝讲了几十分钟,非要规定时间,规定地点解决问题,这样的规定,是对师生共同时间成本的巨大消耗。
苦口婆心似的长谈,多来自于内心的执着,甚至自己已经变成了偏执狂,而不自知。
班主任总想把学生、家长说得败下阵来,以为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。殊不知,学生早已练就了“委屈求全”的沟通方式,无论是否赞成老师的说法,全部依着老师说的来。班主任一定要警惕这种执着过头的情绪状态。
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,不为自己说的尽兴,就看实用不实用。有时掐中要害的关键一言,其实就可以点醒迷途羔羊!话不一定要一次说完。放下,既是放过别人,也是对自己的放过。
3. “脑补情节”式推理,情绪沦陷猜疑
“老师,我的想法是……”
“你不要说了,你凭什么……”
“老师,我……”
“我什么我,我还不知道你!这肯定是……”
习惯“脑补式”案情分析的班主任,通常会用一些零碎的信息来“还原”事情。殊不知,要想真正还原一件事情,需要采纳多方提供的信息,尤其要耐心聆听事人的真实想法。
4. “急于攻防式”回击,情绪过于敏感
班主任这个岗位往往自带了三分权威意识,如果班主任自身缺乏情绪觉察和情绪控制能力,就会显得格外敏感。这个时候,班主任容易把家长和学生的言差语错,看成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,平添烦恼。
比如,运动会上,家长们纷纷在微信群中翘首期盼孩子们的比赛照片。一个家长干等半天,不见自家子女上场,忍不住在微信上询问老师:“不是每个人都参赛吗?”
班主任奔忙之中,看到群中的问话,气不打一处来,误认为家长是在公开质疑自己,便甩出来一句话:“自己家孩子的水平,你自己清楚!”
班主任如果过于急切地想要维护自己的岗位尊严,反而有主动点燃战火的嫌疑。其实,你把它当作是普普通通一句问询,正常沟通即可,大可不必心生怒气。
5. “道德圣人式”审判,情绪过于冷漠
班主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学生进行品格审判,做学生教育的“道德圣人”,这样的沟通方式,往往义正词严,而收效甚微。
比如,面对一位留守少年的早恋问题,某校的老师像审讯和批判一样要求这个孩子交代问题。没有人愿意主动去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早恋,为什么会跟那个女孩早恋,没有人会去关注这个少年的情感需求。
在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时,班主任需要在接纳学生的基础上,跟孩子进行对话,而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“道德圣人”,去“审判”孩子。
教师情绪管理的有效策略
教师如何科学管理自己的情绪,如何正确表达情绪呢?这里,我给大家介绍几个缓和情绪和转化情绪的小技巧。
1. 暗自调整呼吸
工作中,遇到令我们想发怒的事情时,细细地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,你会发现,有时在对话过程中,呼吸越来越急促,心跳加快,甚至血压也稍有变化。班主任需要学会觉察自我,适时改变对话的节奏,让自己在聆听学生或者家长讲话的时候,暗自深呼吸,默默提醒自己,不生气,不动怒,逐步找寻内心的平静。
2. 限制提高音量
歇斯底里的怒吼式沟通,除了情绪宣泄,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。凭借声音高来镇住场子的人,说明这个人还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。作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工作者,即使心中怒火燃烧得肝肠寸断,也能降低音量来跟学生讲话。很多有经验的教师,都能做到这一分钟批评学生,下一秒就能切换到平静的状态正常上课。
3. 暂停处理问题
改变处理问题的节奏非常必要。如果不是需马上解决的安全隐患类问题。当你无法抵制内心的怒火时,强行暂停也是一种自我管控。按下暂停键,你既有时间独自处理情绪,也有时间去向师友讨教方法。
4. 适度保持沉默
家校沟通的过程当中,并非所有场合都适合强行暂停。面对暂时还不能理解的家长或学生行为,教师不妨适度保持沉默,多倾听对方的诉求,告知对方,“我已经了解了你的需求。”“我进一步了解一下情况。”通过这些方式,延缓解决问题的步调,避免情绪不佳,引发双方不必要的沟通障碍。
5. 坦诚告知不悦
如果遭遇言语上的人身攻击,教师也不必隐忍或者视而不见,这个时候,温和坚定地表明态度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6. 学会宣泄调剂
面对复杂棘手的教育问题,常常会让班主任陷入情绪的黑暗状态。这样的情绪,有时甚至会从清晨绵延至深夜。长期如此,教师容易陷入抑郁状态。班主任要学会给自己设置一个情绪截止时间,一旦到了某个时间点,主动切换场景,看场喜剧电影,跟朋友约一顿美食,听听喜欢的音乐,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自由放风的时间。
你也可以选择向别人倾诉,但不要变成喋喋不休的重复。重复倾诉同一件事,相当于你的大脑在复习这个烦恼,固化这个烦恼。定期通过一定途径宣泄释放消极情绪,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。
7. 建设心情同盟
不妨在学校里找几个知心闺蜜/兄弟,既是心情同盟,也是智慧同盟。改变单兵作战应对具体问题的状态,能够使我们在遇到困难事、琐碎事、不平事的时候,有地方倾诉,有人帮忙调节,通过团队的力量,消解情绪压力,释放情绪能量,共同维护情绪健康。
班级情绪调控的原则与策略
如何在班级经营过程中,做好情绪的管理和疏导?
我们不妨尝试着改变传统的对话方式,尝试在集体教育情绪调试的过程,做出如下改变:
1. 改善“速听快判”沟通惯性,给学生创造表达情绪的空间
充分的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,专心倾听孩子,少评判,或者延迟你的评判,给出学生表达情绪的空间。
学生的一个眼神、一次叹息、一次不经意间的回避目光相遇,都是学生展现出来的内心世界入口,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,把握沟通时机,梳理沟通经验。
2. 改善“一刀切”沟通惯性,换位思考形成情绪的共鸣
情绪的共鸣,需要充分的理解在先。理解,需要换位思考,教师要相信,每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行动背后,都有一个正当的儿童理由。
通知,教师要尽可能地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善意的解释,替孩子,替家长的行为,寻找理由。放下成见,换位思考,才能形成情绪的共鸣。
3. 改善“唯我独尊”惯性心态,激发积极情绪的产生
沟通时,要引领,不专断。家校对话过程中,班主任要改善“唯我独尊”的心态,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,激发家长群体的积极情绪。
比如,发现不同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可圈可点之处,圈出来,点清楚,通过一定渠道宣传出去,让不同的家庭感受到身边的榜样力量。
通过沟通去寻找亮点,搭建平台,把这些家庭亮点晒出来,激发家长群体相互学习的积极情绪,推动跨家庭的互相滋养。
4. 改善大包大揽沟通惯性,划清边界避免对立情绪的产生
当我们面对枝节颇多的复杂学生问题时,总是希望于第一时间解决问题,当执着的信念过了头,就容易暴露出掌控感过重、处理事情过于急切、对话沟通过于犀利等问题。这有时会点燃对立情绪,反而不利于事情的有效解决。
班主任要有边界意识,改变大包大揽的沟通惯性,保持一种对服务对象的尊重的底线意识,以避免不必要的对立情绪的产生。
(文章来源:公众号“创意班主任”,有改动。)


*内含广
上文:阅读,助力班主任通往一种有尊严感、有成就感、有幸福感的职业生活

推荐:欢迎学校、班主任工作室团购《班主任成长学院》《班主任沟通训练营》等课程

☟☟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橘林教育教师成长学院收听《班主任沟通训练营》《班主任成长学院》等课程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